Money Heist

最近在看一部西语剧,中文译名是纸钞屋,英文名便直入主题:Money Heist。西语(Spanish)是门比较简单的语言,没有英文时态的多变,也没有法语对人称复数的苛刻。当然,我对西语是一窍不通的。但是有时还能听到几个熟悉的词,如profesor,política。

回归正题,这部剧的剧情是围绕一群团伙抢劫一些国家机构而展开。如第一季和第二季劫持西班牙印钞厂,第三季和最新一季对西班牙国家银行的打劫。动物的世界,打劫是种鲜见的现象。在非洲大草原上,一群鬣狗倒是常常围攻只身捕猎的猎豹。猎豹变得谨慎,通常会在第一时间将猎物拖到树上。动物世界的少见,或许和动物缺乏财产意识有关。它们有着最简单的关系:猎物与猎手。

花豹在保卫食物

人类世界,打劫或是和私人财产的概念一同诞生的吧。强盗们总不能盘算着身无分文的过路者,他们更关心的是那些过往商贾们。而在这部剧中,打劫的对象不是传统的目标,而是公有机构。这自然会首先激起群众们愤慨,毕竟是人民共有的财产。而随着剧情的深入,主人公们操弄着群众的情绪,他们作为盗贼却成为了万人敬仰的英雄;而站在法律与秩序一旁的国家警察,反而是邪恶的化身!

历史上,看待打劫,人们的观点是飘忽不定的。有时,人们向往这种行为,强盗便成了侠盗。在西方,罗宾汉的传奇经久不衰。而在东方,梁山泊好汉的事迹妇孺皆知。但在大部分时候,无论在小说文学还是电影作品中,强盗的形象大多是令人憎恶的。在这部剧集中,主人公们就很好的展示如何由强盗转化为侠盗的过程。在最开端,大众对他们的印象便是不法分子。但成员们充分的把握住尺度,既不滥杀人质,也不射杀警察;再算上打劫的对象,是离公众生活较远的印钞厂。所以并没有引起过多的社会反对。而在之后的两季中,领头的“教授”更上一层楼,最大化着舆情战的威力。先是,释放之前获取的纸钞来扮演罗宾汉的角色。同时,声情并茂的控诉政府对俘虏的虐待。最后,向公众展现自己站在人民一旁,而对银行的打劫是对暴政的反抗。这样一来,公众便由反对渐渐变转为支持。

教授和西班牙银行模型

整部剧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。但推动剧情转折的是情感,爱。爱情故事,如里约和东京,教授和里斯本,罗马和秘书。剧情起初以堪称天衣无缝的抢劫计划为卖点,而突如其来的情感因素却是令剧情跌宕起伏的关键。若不是,里约与东京如胶似漆的蜜月时光让他们厌倦这生活,就不会有之后里约的被捕。若不是,内比罗对孩子的爱,也不会有窗前中弹。

柏林的决断与真挚,东京的承担与冲动,罗马的细腻和暴力。 人物性格的迥然不同是剧集中情感冲突的铺垫。 而冲突则是戏剧最大看点。

教授则是这理性与情感交响的高潮。 他是整个行动的大脑,最为理性,最为冷静的部分。他也饱含情感,不抛弃,不放弃任何一位成员。在他那波澜不惊的“反社会人格”下面埋藏着一个炙热的,渴望爱与被爱的心。终在里斯本被假处决后,情绪火山般的爆发。迸发后万念俱灰的死寂,几乎将整个行动推至失败的边缘 。就如Berlin所说,爱和生命,是大脑时时刻刻所行的万难抉择。

TOKYO

如剧中这种智取的劫案,信息优势无疑极为重要。教授是剧中获取信息优势的关键人物。剧中将各种获取信息的手法展现的淋漓尽致。提前踩点,获取内部规划。钻研图纸,寻找建筑漏洞。黑客攻击,捕获对方通讯。加密通信,增强自我保护。主人公们对信息的重视,竟让他们侦察与反侦察的能力高过了国家情报机构。而在第二次劫案中,教授则教科书般演示如何让信息为我所用。有之前的信息战来掌控民情,也有利用国家秘密来与警察谈判。

my favorite quote

生活也许是场游戏。整个剧集都贯穿着教授的这句话:舍弃与索取。无论多么巧妙的计划,你都无法打破这舍取的平衡。而当你一无所有,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,你将失去你最宝贵的东西:生命!

作者: user

无趣的人。